1)第201章 三幕结构 开放结尾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01章三幕结构开放结尾

  这次魔改是给祥瑞捉刀,因此只需要搭出框架,其他的细节完全可以扔给祥瑞去填充。

  于是陈一鸣按照以往的习惯,摊开一大张白纸,在上面画出一根90分钟的长轴。

  还是经典的三幕式结构。

  前15到20分钟是开头,交待主角,触发事件A铺垫性格,引出意难平的事件B和关键道具情书,然后再编一个合适的理由,把视角由当下踹到过去。

  接下来45到55分钟,是事件B的发展,同时也是青春片的怀旧部分,直至事件B完结。

  最后15到20分钟,主角回归现实,反转并与自己达成和解,电影结局。

  首先要确定,选谁做主角。

  小日子的《情书》选择的是女主视角。

  中山美惠大美女一人分饰两角,在男女主同名梗之上,又设计了一层前后女主撞脸梗的俗套。

  实话实说,也就是这部电影比较古早,但凡往后推个10年,这个套路肯定要被长了见识的观众喷不真诚。

  而且这个设定严重给男主角招黑,成年女主角的一腔深情尽数喂给了替身恋爱的渣男,好好的纯爱莫名多了一丝三角恋的恶俗味道。

  因此,魔改版的华国《情书》,还是选择男主视角更为合适。

  倒不是因为《木兰》而刻意避让女性题材,陈一鸣的考虑在于,华国的年轻人,更习惯情窦初开少年与儿时白月光的设定。

  陈一鸣没有做过详细的统计,印象里华国的青春片,绝大多数都从男主视角来展开叙事,女主视角的少之又少。

  同时基于国内校园的常态,剧情发挥空间更大的必定是男生,厕所抽个烟啦,操场约个架啦,诸如此类的较为出格的行为,都相对容易安排。

  同样的行为换成女生,陈一鸣自己都觉得瞎编乱造。

  原版《情书》的回忆部分设定为国中,因此男女主角都要安排一个学生版演员,魔改版《情书》直接从高中开始,这样就可以一套阵容从头演到尾。

  男主的性格嘛,可以初步设定为木讷和善的老好人,外表却是人高马大长相粗犷,突出一个反差萌。

  强调身高还有一层寓意,就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独享最后一排紧靠教室后门的“差生”专座,再额外营造一层学习不好的刻板印象。

  回忆部分的主线,就是学渣癞蛤蟆肖想学神白天鹅。

  这个男女主设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,但是在青春片尚未烂大街的当下,还是颇具新鲜感的,要知道主流的女频站里,写文的大大们还在耍天才基本法呢。

  有道是小时学渣大时学霸,玩儿反差就要贯彻到底。

  电影开头男主角出场时,是一派专业精英范儿,暂且定为主业同传兼职翻译,比较冷门方便装逼。

  接下来就是铺垫性格的事件A,引出剧情线索情书,以及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