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余音绕梁(六)_逐鹿记之五行八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公元前236年(乙丑年、生肖牛),这是秦王政十一年、赵悼襄王九年,秦国大将、嬴政第四将桓齮攻邺(今河南安阳市北区和河北邯郸临漳县西南一带),赵将扈辄出兵拒之,双方大战于东崮山,扈辄兵败。桓齮乘胜追逐,遂拔邺,连破九城。扈辄退保武安,向赵王告急。

  悼襄王忧惧,一疾而薨。郭开奉太子迁即位,郭开为相国用事。前太子春平侯不仅从秦国返回了赵国,还因勾搭上悼襄王后、赵迁的母亲赵悼倡后(又称倡姬)而保住了春平君的封号,并与郭开、韩仓之流狼狈为奸、沆瀣一气,阿谀奉承、曲意迎上,把国内搞得乌烟瘴气、十分混乱。

  这时的赵国,国王不思进取,太后秽乱宫廷,权相卖国求荣,忠贞之士逃亡,奸佞之辈充塞朝堂,政治黑暗、官场腐败。

  公元前235年(丙寅年、生肖虎),这是秦王政十二年、楚幽王三年,秦大旱,吕不韦在被流放蜀途中服毒自尽。秦继攻赵之后,秦王即命第六将辛梧率四郡兵,会同魏国,对楚国发起攻击。

  据《战国纵横家书》载,当时楚国执政的李园闻秦、魏出兵攻楚,深为忧虑,急忙派人对辛梧晓以利害关系:“今臣窃为将军私计,不如少按之,毋庸出兵。秦未得志于楚,必重梁(魏);梁未得志于楚,必重秦,是将军两重。天下人无不死者,久者寿,愿将军之察之也。梁兵未出,楚见梁之未出兵也,走秦必缓。秦王怒于楚之缓也,怨必深。是将军有重矣。”

  辛梧觉得有理,遂止兵不前。还有一重原因,辛梧的娇妾吴雉与幼子辛夷随吴人商旅误入了楚国,让辛梧对母子生死有所顾虑。由于辛梧按兵不动,“魏兵果六月乃出”。

  这一年是魏景湣王八年,舞象之年的吴地人薄毋投奔嫁给吹台台主魏泽的远房姑姑薄菇,千里迢迢地来到了魏都大梁。薄毋投靠的这位远房姑姑薄菇不仅是生活富足,还育有一个跟薄毋同龄的漂亮女儿。

  她叫魏媪,温婉可人,与薄毋一见钟情、坠入爱河。薄毋自从见到心仪的魏媪后,就神魂颠倒,在大梁留连忘返,再也不想走啦!可是,薄毋囊中羞涩,自己在繁华的都市大梁能否生存都成问题何谈婚嫁?也只能与情人魏媪保持私通关系而已!

  然而,困境之中孕育着希望,薄毋靠天上掉馅饼的美梦支撑着痛并快乐的生活。

  公元前234年(丁卯年、生肖兔),匈奴雄才大略的军事家、军事统帅冒顿出生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“正月,彗星见东方。”

  这是秦王政十三年、赵王迁二年,嬴政第四将桓齮乘赵丧,避开正面赵军,改由漳河下游渡河,迂回到扈辄军的侧后,攻击邯郸东南的平阳(河北临漳县西)。秦、赵两军于平阳展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