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七章.东鳞西爪(一)_逐鹿记之五行八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至公元前221年止首尾十年,屠杀约二百万人口、造成无数的孤儿寡母、兼并韩、魏、楚、燕、赵、齐六国的统一战争宣告结束。于是,秦王采纳丞相王绾、御史大夫冯劫、廷尉李斯等大臣的意见,废除谥法,下命令称为“诏书”,天子自称为“朕”,叫做始皇帝。

  秦始皇认为秦代周是水德替代了火德,随即下令“更名民曰黔首”,秦谓民为黔首、谓黑色也,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。进一步,秦始皇下令用秦的制度作为标准,统一法令、货币和度量衡标准,统一车辆两轮间的宽度,书写使用统一的隶书。

  秦始皇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,加强君主专制,削弱旧贵族势力,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。他令玉工雕琢了一枚皇帝玉玺,称之为“天子玺”。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,螭虎钮(一说龙鱼凤鸟钮),玉玺上刻文是李斯以大篆书写的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八字。

  回头再说秦始皇以“水德”自居,不仅使“水德”秦替代了“火德”周,还对本命星官尾火虎形成克制态势,这恰好对上了水火既济,卦辞曰:“既济:亨小。利贞。初吉。终乱。”

  既济卦象征完成,意思是说:“柔小者亦亨通顺利,利于坚守正道。若不慎守成功,起初吉利,最终还是会混乱的。”

  再者,秦始皇生于壬寅年,寅属木,为巽风,结合水成为水风井,卦辞曰:“井:改邑不改井。无丧无得。往来井井。汔至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”

  井卦象征水井,意思是说:“村邑迁移而井不改变,每日汲取不见减少,泉水流入不见增多,来来往往者都依赖井水为用。汲水已至井口,绳索还没有离开井口时水瓶却倾覆,有凶险。”

  照此看来,秦始皇统一六国属于既济、井之事,“初吉终乱”、“汔至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”也就在所难免啦!

 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,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。此时,秦国领土东到大海和朝鲜;西到临洮(古称狄道)、羌中;南到北向户(古人概念中的极南地区);往北据守黄河作为要寒,沿着阴山往东一直到达辽东郡。

  另外,秦国每灭掉一个诸侯都按照该国宫室的样子,在咸阳北面二百里地内仿造了二百七十座宫殿,南边濒临渭水,从雍门往东直到泾、渭二水交会处,殿屋之间有天桥和环行长廊互相连接起来。从诸侯那里虏来的美人和钟鼓乐器之类都放到那里面,比如,姚贾奉嬴政之命铲除朝云阁后带回的那位名叫朝云的“巫山美女”就安置在仿造的楚国王宫里,但像魏国“金花”韩菊、楚国“风信子”熊画、燕国“银花开阳果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